摘要: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,代码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,算法是驱动创新的引擎。人工智能重构生产方式,元宇宙重塑社交形态,量子计算突破想象边界——我们正站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之巅。你是否渴望成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,而不仅仅是旁观者?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,正是为怀揣技术理想的你而生!这里不教授“按部就班”,只培养“破界思维”;这里不重复“标准答案”,只探索“未来命题”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“畅通职业道路的利器”: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校级重点特色专业-计算机应用技术。
专业概览
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,与中软国际(中国)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学院,合作建设有多个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。本专业不断深化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教学体系,近年来师生斩获各级各类竞赛奖项共计30余项,自开办以来已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,教师教学经验丰富,教学资源充沛,教学实力雄厚,教学手段先进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在这里,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实际项目,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中软数字产业学院基地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紧密对接区域“新一代信息技术”与“新一代通信技术”产业布局,以校企协同育人平台为依托,培育一批有觉悟、讲责任,德技兼修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要,面向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中小型IT企业,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、计算机软、硬件及网络的运行维护、操作系统管理与维护、平面设计、网页设计、网站开发、数据库管理与信息化系统搭建、人工智能基础应用等知识和技术技能,精技术、强应用、担责任的复合型技能人才。
二、就业面向
毕业生可在各类企事业单位、IT公司从事软件UI设计师、平面设计师、Web前端开发工程师、软件测试工程师、实施工程师等开发和管理工作,并成长为项目经理、产品经理、技术总监等,或独立组建软件公司,同时也可报考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本科继续深造。
三、师资队伍
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教师教学经验丰富,实践教学能力强,“双师”素质教师达100%,并主持多项省、校级重点教科研项目,发表教科研论文20余篇,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斩获多个奖项。除专职教师外,还聘请了企业专家和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,使课程教学紧跟社会发展步伐,从而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,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。
四、专业特色
本专业突出产教融合、双师教学、因材施教、双证书,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,以应用为主、强基础、重实践,实施OBE理念教学,结合校内和校外实训。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,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省及全国计算机技能竞赛,以赛促学,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在“湖北工匠杯”技能大赛、“郢匠杯”技能大赛、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的计算机赛项重多次斩获佳绩,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和协作能力,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
五、教学特色
本专业实施“双导师、双课堂、双基地、岗课赛证创融通”教学模式,构建“基于岗位的模块化”课程体系,采用“任务驱动、理实一体”的教学法实施教学,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。核心课程有:网页设计、UI设计、Web前端应用开发、前端框架应用、数据库技术与应用、Java语言程序设计、Java Web应用开发、移动开发、微信小程序开发、智能终端应用开发、企业级项目实战(Web开发+AI应用)等。
六、“1+X”资格证书
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门涵盖计算机硬件、软件及相关技术的学科,专业涉及广泛,考证以及职业认证有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考试证书,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证书,包括:信息处理技术员、初级程序员、网页制作员、软件设计师、电子商务设计师、多媒体应用设计师、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;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(二级),通过学习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、Web程序设计、WPS Office等课程相关的二级证书。
七、实训与就业
学院持续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善办学条件,目前计算机综合实训基地专业训练区累计占地接近800个平方,总实训工位300余个,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开展专业实训。同时以校企协同为依托,深化人培方案,以岗位技能为导向,深化教学改革,在校外建立了多个与行业对接的实训基地,缩短了毕业生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,全力保障学生专业学习和实习就业。
未来已来,应“运”而生。如果你渴望用代码构建数字世界的基石,如果你梦想成为AI时代的破局者,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,就是你最好的选择--永不过时的职业通行证!